乌木这个品种啊,过去很贵,现在便宜了不少,有还很贵的,也有贼便宜的。贵有贵的说法,便宜则不需要说法。总之,大可把它们都当做乌木,无非就是从稀缺到泛滥,又从泛滥中寻找稀缺。
大叔一向买便宜的,20年9月的时候买了20多颗小苗,16块20颗(实际有多发了两三颗),用了优惠券抵了5块,平均一颗的单价几乎可以说不到6毛。
为什么要在九月份买呢?因为想让它们到度夏前有一段比较长的缓冲时期。还处于夏天的关系,刚到手的时候,状态非常的惨。没找到当时的照片,在评价里找了别人晒得图,大概就是这样子,可以说相当惨了,尺寸大概介于2-3cm。
当时买这么多的想法,一来是认为这么多颗总能活几颗,二来是想分成对照组,对比下不同浇水方式会导致的区别。一组是严格少浇水,另一组就放托盆里泡水。后来天台也跑得少,严格少浇水组真的严格少浇水了,泡水组是偶尔才有机会泡下水。养护环境是放在架子底层,通风没什么问题,光照水平大概接近阳台吧、1/3日照。
照片都没怎么记录,时间就直接跳到小半年后,到手的时候大概是20年9月中旬,照片拍的时候大概是21年2月中旬,五个月,算小半年吧。
相比刚到手,可以说是变身得挺漂亮的,个头基本都翻个了吧,尺寸3-5公分。
第一张是本来打算少浇水确实也很少浇水的乌木,第二张是本来打算泡水实际偶尔泡水的乌木
论颜色的话,是偶尔少浇水的会好点,论个头的话是偶尔泡水的会好点。
问题来了,明明是同一批买的乌木,养护环境也是差不多的,但状态的话是差挺多的,个头的话,偶尔泡水组是比较遵循谁盆大谁就大一点。
如果把它们都当成乌木,原因也许是在较大强度的环境刺激下(相比棚内),乌木会有不同的状态变化。
如果不把它们当成乌木,那也许是种子来源比较复杂。
绿的时候挺一致,出彩的时候,各有不同。反正我都挺喜欢。
所以又下了一单(不是同一家店,感觉这家更便宜)
结果到手后超出我预期了,不到6毛一颗的状态。
新到手的乌木和种了小半年的乌木对比,都选了个头最大的,好像新到手的颜色还更深点。
这难道是夏天下单和春天下单的区别,我又返回去看上一家店最近的评论返图,看来是店铺的区别。
总之,6毛一颗的乌木,买不了吃亏。但带大就要看夏天脸色了。希望夏天后还可以记录一下。
哇哦,好励志。感谢实验!虽然泡水组浇得少了,但是明显是肥了一圈的!刚到手了一颗咪咪小的乌木,准备养一养,根据楼主的实验,我准备大盆泡水了哈哈哈。
2021-03-24 下午 12: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