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y的有一篇投稿天时地利,造就血斑,其中有一段。
血斑我个人理解呢,是一种在极端环境下,叶片中有部分细胞破裂,花青素跑出来把叶片局部染色的情况。一般会出现在冬季短暂急冻白天日光不错的情况下,冻伤的叶片细胞部分破坏,迅速修复后生成的花青素就染红了叶片。所以经常会有一夜之间不少肉就长出血斑的情况,月影系不少容易上色的品种很会如此,如白月影,沁心等,刚养多肉那几年也有过一夜之间苯巴冻出血斑的经历(后来被带盆偷了,气)。
当时大叔看了也觉得新奇,大概了解下,确实有这种说法,之后也有花友问起,于是又了解了下,就水有了这篇文章。
先说另一种关于血斑的说法,有些将血斑和斑锦变异混为一谈,这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,斑锦变异斑锦变异是多肉植物的一种基因突变类型,通常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非绿色(非植株本来颜色)的斑点或条纹,通俗来说就是锦化,锦化类型也有很多种,有些就是成不规则分布的散斑,常见于仙人掌。
裸萼球属,图源:weerawathanprom
而多肉植物出现血斑的原因主要是叶片组织受损(不全部是),从而导致植物释放出汁液,为植物提供防御和保护,以帮助植物尽快修复叶片的组织。
血斑的产生一般和花青素有关系,但也不止和花青素有关系。
譬如上面说到的汁液可能含有花青素,也可能没有。也可能是由叶绿素、类胡萝卜素、葡萄糖等物质组成的,叶绿素分子也可能会在氧化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,从而形成红色或棕色的血斑。也可能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分子直接接触,产生新的化合物,从而形成不同的颜色和形状的血斑。
譬如说这个芙蓉雪莲和玉杯东云,受伤的位置,颜色明显比较重。
但想要形成血斑,表皮最好别受到伤害,不然就是明显的疤痕了。
植物受到伤害,它们进行修复,于是留下了修复的痕迹,大部分受损的位置可能不那么理想,修复的痕迹也未必好看,血斑可能是少数好看的。
血斑的出现通常是因为植物叶片组织出现破裂修复导致的,最常见的就是光照强,太冷,太热(不能是单纯热,得温差大的那种热,太热啥色素都容易降解),还有可能浇水多了浇水少了(撑破干破),营养过多过少,甚至一些物理伤害。但最常见的还是由小y那篇文章的标题可以概况天时地利,造就血斑,光照好,温差大的环境,很容易就出现血斑,并不需要什么人为的操作。
奶油黄桃和丝绸面纱,算是一点血点
三文鱼,血斑倒比较明显了
血斑也不是那么的稳定,会随着环境的改变,时间的推移而消失。叶片在不断地生长和更新,新生的组织会逐渐取代受损的组织,导致血斑逐渐消失。如果环境本身就是利于血斑形成的,或者利于花青素存在的,那会较长时间保持住,如果环境改变了,譬如说夏天(太热)太长,搬进室内(没光照),本身就容易导致花青素降解,血斑也容易消失。简单来说就是夏天,夏天能找到的多肉的血斑也不多,春秋认真找下总能找到些。
春天还有点血斑,夏天就剩红边的剑司诺娃
另外有些品种本身就容易出现血斑,有可能它就是内部组织容易受伤再愈合,也有可能只是它内部色素堆积就是不走寻常路。
譬如说大家熟悉的回声和血燕,它们的血斑出现消失就和其他多肉上色褪色一样规律。
总的来说,在多肉养护(露养)过程中,通常还是会看到一些血斑,再不济总有血点,想要明显成片的血斑,那就得有比较好的环境的,譬如说光照好,低温,温差大,或者多肉配合。
本文不一定正确,只是参考了一些信息,有了解更多的欢迎留言说说。
发表评论